看完讓「高牆倒下吧」與「陌生人」,我有一個希望。當有那麼一天,我的年限將至。躺在病床上插著管,呼吸與脈搏聲已微弱,已發出病危通知,家人圍在身旁。一旁的不到十歲的孫子,看著我,天真無邪的問;『爺爺,你是一個好人嗎?』我將能夠摸著良心的說:『我是一個好人…』。就這樣,我將死的心安理淂,我將死的心滿意足,我將死的無怨無悔。
怎麼生,就怎麼死
閱讀的開始
當初在書架上看到這兩本『讓高牆倒下吧』『陌生人』書時,讓我驚訝了一下。一方面是作者為李家同,是我注意的大學教授兼作家;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兩本書一直頗受好評,常受人推薦。因此,在不疑有餘之下,在到基隆上船前買下了這兩本,帶回東引看。不看還好,看了之後,隨著一篇篇文章的起伏,觸動我心底最敏感的那一根弦,留下了長久以來不再有的淚水。
觸動我內心的,是人世間的悲憫與關懷,掀起了我心中塵積已久,溫暖的那個角落;讓我不忍的,是人世間原來還有那麼多需要關懷的人與事;感動心房的,是人世間原來還有那麼多默默在付出的愛心,從不間斷。
我發現我一直活在自己所建立的高牆內,生活的如此舒適,欺騙自己外面的世界也是如此的美好。我一直沒有勇氣去推倒那面牆,因為不敢去面對外面真正的世界。看完這兩本,我的心也碎了;但,卻在碎片修復中造就了另一個心,另一個願意拿起圓撬,撬破那面牆的心,去面對過去所逃避的那個世界,那個需要悲憫與關懷的社會。
李家同以他獨特描述手法,在一個看似平鋪直敘的故事中,加入了他所想要傳達的意境,讓你在不知知覺中,隨著故事的起伏,而感同身受的在其間;最後引導到主要表達的意函,瞬間觸動你的內心,讓你無法釋懷。
這兩本書的個個短篇故事,大致圍繞以下五大主題:戰爭的殘酷,弱勢的關懷,寬恕的大量,服務的愛心,及人性的真諦。
詳細內容,可至濟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系網[2]上『李家同文集』[3]觀看,裡頭有他所有著作的電子檔可供欣賞。在此分享一些感觸較深的文章心得與各位分享。
閱讀心得摘要
一顆純潔的心,會自由地給,自由地愛,直到它受到創傷
垂死之家,或許沒有人聽過。但德雷莎修女,應該就很多人知道了。一位來自歐洲,住在印度的加爾各答,教導印度一所貴族化女子學校的天主教修女,為何在一瞬間走出高牆,進入一個貧窮、髒亂的悲慘世界,去服務最窮(Poorest of the poor)的人?請參閱『讓高牆倒下吧』之中〈來自遠方的孩子-訪問德雷莎修女的感想〉[4]全文。
書中德雷莎修女提到一句話,讓我印象深刻。『一顆純潔的心,會自由地給,自由地愛,直到它受到創傷。』剛開始看,的確是看不懂其中的含意,就算李家同教授以他自己的體認描述,我還是不瞭解。後來看到第三次後,才慢慢咀嚼出李家同教授所傳達的意涵。
李家同教授過去關懷過受刑人,服務孤兒院歡樂的孩子,及需要幫助的窮人。可是他沒安慰過死刑犯,沒服務過流離的孤兒,沒幫助過”最窮“的窮人。有意無意間,我們都在躲避人類真正的窮困與不幸,不敢面對人類最悲慘的事物,使他的心沒有真正受過創傷。在文中,李家同教授藉由在加爾各答的三天,見過路旁的孤兒與乞丐,餵過頻死的病人,抬過死亡的屍體,在最後一天的教堂祈禱上,眼淚如湧泉般而出,一個年過五十的大學校長崩潰了,也使他受到真正的創傷。
我沒有他如此多的人生際遇的經驗,可能無法真正瞭解其欲表達意義。但我也瞭解了,唯有去面對人類真正的窮困與不幸,與面對人類最悲慘的事物,自己才可以算是真正服務了這個社會,這個社會需要服務的人。唯有他們,死後進入天堂時,能西裝筆挺,受天使們的祝福而入。
如同〈馬太福音〉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一節所寫的:「…因為我餓了,你們給了我吃的;我渴了,你們給我喝的;…我赤裸身體,你們給我穿的;我病了,你們看顧了我。…而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一個所做的,就是對我做的…」[5]
他們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一群人。
舒適圈所造成的慣向思考
看完這兩本書後,我發現自己沒有對社會有做過什麼貢獻,總是在自己的狹隘思維中打轉,沒有想過身旁只有一線之隔的另一個需要關懷的世界。還記得一次在街上遇到需要捐助的團體,但我並沒有掏出錢來。一方面是因為家父母為慈濟人,每月都有固定捐獻,自己金錢來源有限,故無必要;另一方面是社會上偽善的團體層出不窮,害怕被騙,所以並無意願。
我在這樣所要表達的,不是在於我掏不掏出錢的行為,而是在於我的思維。我那時的對於弱勢團體的認識,僅止於報章雜誌電視等媒體的短篇介紹,及親朋好友的口述,所以對於他們並沒有很深刻的體認。或許與家庭有關,或許與環境有關,但我覺得最終的癥結點,是在於與社會風氣有關,在於整體社會對於弱勢族群或窮人的漠視。而以看完書後心反觀學生時代,就是我們的教育對於弱勢族群或窮人忽視。試想,在我們過去求學時代的教材中,有提過他們嗎?
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,是因為在『讓高牆倒下吧』之中〈來自遠方的孩子〉[6]當中看到的。的確,我們的歷史教材,都是記錄帝王將相的故事,永遠都不曾看過窮人的故事。而記錄歷史的,永遠也都不是窮人。看看我們的報章雜誌新聞媒體,介紹的永遠都是美麗的風景、皇宮的照片,但卻沒有介紹生活在印度城市中垃圾堆,每天已乞討為生的窮人,也不敢介紹分佈在落後國家中成千上萬露宿於接頭的兒童。
為何?生活在圍牆中人們,包括我,永遠只喜歡看自己喜歡看的事物,不相信世界上還有生活如此落魄的人們,而選擇不要相信,蒙蔽自己的心,只怕挑起人類心靈內心深處的痛。推倒那片高牆吧!讓自己去面對人性的殘酷,讓自己的心靈受到真正的傷害。唯有心靈受到真正的傷害後,才能療傷,才能回復真正的平靜。
你唯一能真正擁有的財富是你的靈魂
當我在過去一篇文章『人的一生追求什麼』[7]當中,體會了人生目標中應該放下腳步,體會身旁美好事物時,我又在『陌生人』之中〈前途無量〉[8]中,頓悟了人生的另一項目標。
你我有沒有想過人生的目標為何?
賺大錢?有成就?擁有想要的東西?
有成就的定義為何?擁有權力?事業發達?
忙忙碌碌的讓自己擁有權力,忙忙碌碌的讓自己事業發達,但這些一切的一切,都是為了自己;就因為是為了自己,就算在大,也是有限。例如自己擁有再大的權力,死後,一切都將化為烏有;擁有再多的財富,死後,一切也將無法帶走。而如果自己的一生都在服務社會,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,讓需要得到溫暖的人得到溫暖,這種成就感,這種成就,將無所限量,可以永遠持續下去,留在你的心中,留在別人的心中。
『度過有意義的人生,絕非和自己的社會地位有關,而是一直注意社會公義,一直致力於社會的和諧,更加身體力行地關懷病人和窮人』[9]。我想,這句話最能表達其意義。莎士比亞說過:『你唯一能真正擁有的財富是你的靈魂』。希望你我都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財富。
墓誌銘:我是一個好人
我覺得自己很慚愧,沒有真正幫助過任何一個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與窮人。現在的我,只能放下我的心,幫助我身旁需要幫助的人,原諒那些曾傷害過我的人,讓自己的心靜下,讓自己的心放下,讓自己不嗇給予,隨時隨地給予周圍的人愛與關懷。退伍後,我有能力,我將嘗試投入義工行列,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。我不會去找那些大慈善團體,因為他們已經很有名,有很多人去幫助他們了。我會去協助那些默默無聞,又真正需要社會關愛的團體,如本書所提到的新竹縣寶山鄉德蘭中心。
也希望死前,因為我生平不斷的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沒傷害、欺負過別人,能夠摸著良心的說:
我是一個好人
最後,我很喜歡這兩本位於封背的短文,分享給各位。
陌生人
怎麼生,就怎麼死!
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的
在死亡以前
我們每個人都要被迫看一場紀錄片
紀錄片裡會詳盡記下我們的一生
如果我們一生都在行善
如果我們一生都在使別人快樂
我們當然會平安滿足的說
我這一輩子活的有意義,我可以走了
我們怎麼樣生,也就會怎麼樣死
『生死』就是這麼簡單
讓高牆倒下吧
我們每個人都在我們心裡築了一道高牆
我們要在高牆內過著天堂般的生活
而將地獄推至高牆之外
這樣,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假裝人間沒有悲慘
讓高牆倒下吧,只要高牆倒下,我們就可以有一顆寬廣的心
有了寬廣的心,我們會看到世上不幸的人
看見了人類的不幸,我們會有炙熱的愛
有了炙熱的愛,我們會開始替不幸的人服務
替不幸的人服務,一定會帶來我們心靈上的創傷
可是心靈上的創傷一定會最後帶來心靈上的平安
延伸閱讀
- [1]博客來網路書店介紹-讓高牆倒下、陌生人;『讓高牆倒下』電子檔全文;『陌生人』電子檔全文
- [2]濟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系網站
- [3]李家同文集
- [4]讓高牆倒下吧,〈來自遠方的孩子-訪問德雷莎修女的感想〉
- [5]節錄至『陌生人』,〈五合一〉
- [6]讓高牆倒下吧,〈來自遠方的孩子〉
- [7]〈人的一生追求什麼〉
- [8]陌生人,〈前途無量〉
- [9]陌生人,〈怎麼生,就怎麼死〉
相關文章

讓高牆倒下吧 買書去 >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46588

5 Comments
呵呵~感謝分享!!
得一本好書,如獲至寶!!~這下一次挖到2個耶!!^^
不知道有沒有看過”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”
它是我每每說到好書定先推薦的一本!!
它給我的第一個禮物就是 勇氣
一本好書敎給你的絕對不只一件事而已!!
而一本書只要有一句話讓你受用,它 就是好書!!
To 星谷:
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,
這本書我的確看過,
也給我不小的啟示。
還記得當初看完這本書時,
給我的心得,
就是我要更珍惜身旁的家人,親友,同學及好友。
放下腳步,
去用心體驗生命中的每個時刻。
只要是一本好書,
我覺得他的價值不是在於那兩百多元,
而是書中帶給我的啟示,
那些啟示,
不是區區金錢可以衡量的!
或許有機會,
我會在靜下心來,
把”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”看完,
再打出我的心得吧~:)
最後的14堂星期二的課~很久之前看過~
也是可以豁然沉澱自已的心情~
可是引起的關係又是對的嗎?
或許我的歷練真的不夠~
什麼環境 用什麼態度去面對 凡事有一把尺在
也就是對自已負責 和所謂的 “心安理得”
我想目前的我只能做到如此而已
雖然我不認識您,但是我覺得這篇文章很有意義,我也要想想我該為社會做些甚麼了…我在此留言是為了謝謝您給我的啟示,因為我也想要有個有意義的人生,希望以後死前也可以問心無愧,做一個好人…感謝您!
@ 安安 :
感謝您分享自己的心得,其實本身也覺得往往在忙碌的生活中會慢慢迷失自己的初衷,
有時一些好文章能再讓自己靜下來,進行深思的沉澱…